正确品牌定位,丰富品牌文化内涵。
企业创建品牌的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明确品牌定位,全面界定品牌的价值卡口内涵。一个完整的品牌有以下五个层次的内涵:层次一,个性品质;水平,价值观;第三,情感利益;第四,物质利益;第五级,产品特性。企业打造品牌,首先要把品牌的产品属性和特性联系起来,然后把属性和它带来的物质利益联系起来,比如耐用度,品牌要融入顾客的想法和关注的感受。这个级别的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的品牌价值,但还不是高级别的品牌。品牌只有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格特质,比如真诚、公平、美化生活、优雅、自信,才是一个完整的品牌。目前国内品牌的内涵大多停留在第五或第四级,即更注重产品的物理品质,而忽略了品牌的情感附加值(文化内涵)。
其实品牌文化的内涵才是品牌升华的突破口。一般来说,品牌文化内涵的创造有三种方式:一是由于历史演变的自然沉淀而成为品牌文化,品牌文化的自然沉淀是没有人事先刻意去设计和创造品牌文化内涵。品牌产品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事件、故事、趣闻,都成为品牌联想的一部分。在后人的记忆中,这个品牌成为了某种文化的象征,进而有了文化内涵。敏感的企业一旦发现品牌有历史积淀的文化内涵,就会好好呵护,发扬光大。这是品牌文化最原始、最自然的源头,但这种方法耗时长,历史机遇少。在现代信息社会,这样形成品牌文化是不合适的。但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品牌发展的历史是非常宝贵的,想要打造百年品牌的企业有必要为品牌建立历史档案。
第二,在创始人的监督下,自觉打造品牌文化。在品牌理论中,有一个品牌人格理论,它往往是品牌创始人的人格在品牌上的投影,反映了品牌创始人的理想、个人自我或理想的社会自我。当这种理想的自我——品牌个性文化被众多消费者欣赏和接受时,就形成了品牌文化。
第三,品牌文化是通过有意识的策划和长期运营形成的。这是创造品牌文化最快的方法。通常,策划人员通过策划公司与企业高层的沟通,提炼提升企业高层尤其是企业高层领导或创始人的品牌运营意图,进行艺术创意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赋予这个特定品牌一定的文化内涵,但这种可设计的品牌文化内涵必须得到目标市场的认可,并能在品牌和特定文化之间建立有效的关联。建立强大的品牌管理系统。
我们知道品牌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带来“溢价”,但国内大部分企业还是不太明白“消费者愿意出高价买品牌”的终极原因。所以在品牌运营或者品牌建设上,我们过于依赖广告和形象代言人。一旦代言人在民众中“失宠”,自己的品牌也会“一落千丈”。因此,品牌建设重在形成独特的附加值和个性,建立和完善完整的品牌支撑体系。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和开发、品牌和产品定位、广告等。都应该全面服务于品牌。在品牌产品的营销中,需要形成内部一致的整体品牌传播。要放弃“广告形象代言人”的单一品牌模式,着力建立以品牌为中心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至少包括以下子系统:一是目标市场调研与营销子系统,二是产品与服务支持子系统,三是品牌规划与管理子系统,四是品牌传播与监控子系统。通过各系统的整合,形成以品牌管理为核心的完整管理体系。
品牌延伸和国际化要谨慎。
品牌延伸是国内品牌运营的常用策略,但其潜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在品牌内涵和品牌个性不确定的情况下,品牌延伸是否能通过品牌已确立的声誉、地位和消费者的好感度使延伸产品受益值得怀疑。其次,由于品牌固有的不稳定性,很难评估品牌延伸对品牌的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品牌延伸时,应深入分析和界定品牌的内涵、价值观和个性,突出和强化主品牌的附加值和独特的品牌个性,将品牌与其他产品特征分开,然后分析和评估要延伸的产品对品牌的影响,从而做出是否延伸的决定,绝不将任何产品投入品牌。
当然,仅仅依靠企业努力打造品牌是不够的。各种外部因素也可能制约企业的发展,比如政府对企业的政策、各种融资、税收等等。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政府给予支持。建议政府尽快出台对生产性品牌企业的优惠政策,可减免税收,或提供“融资”便利,积极支持和引导企业品牌国际化,加大“打假和不正当竞争”力度,净化消费环境。
二是重视和提高品牌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品牌的创建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由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支撑的渐进过程。政府有关部门要重点选择一些企业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品牌意识,增加自身实力,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本地的“龙头”企业。三是加强科研和教育。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在各地设立相关的技术职业学校和研究所,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特别是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的开发、设计和管理人才,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四是尽快建立和完善行业的组织服务体系。这个机构不能是行政性的、领导性的机构,而是在技术引进、生产、销售过程中跟踪服务的机构。既协调企业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和引导企业捕捉市场信息,又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营销行为,杜绝“同胞或孪生兄弟”之间的产品代发和恶性竞争。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联合设立“品牌创建”服务窗口,如“专利申请、国际商标申请、产品安全环保认证”等咨询和服务。
总之,企业要想长久生存发展,就必须走品牌国际化的道路,形成品牌,维护品牌,提升品牌,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品牌走向世界,走向未来。3354来自《经理日报》元小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