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民族品牌网

扫一扫关注

民族品牌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品牌访谈 » 正文

王健林不是刘强东 万达不会是“线下京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23 15:12:43    来源:民族品牌网     浏览次数:328    评论:0
导读

  春江水暖鸭先知”。有时候你得承认,马云确实是一只嗅觉相当灵敏的鸭子。  在2017年年末至2018年年初,就像一只大象闯入一个瓷器店,腾讯在悄然之间掀起了一场令人瞠目的资本饕餮大扫货。目标指向非常明确,就是以最强悍的姿态迅速进入新零售领域,尤其是并购线下零售巨头。  其标志性动作是腾讯入股永辉超市(2017

  春江水暖鸭先知”。有时候你得承认,马云确实是一只嗅觉相当灵敏的鸭子。

  在2017年年末至2018年年初,就像一只大象闯入一个瓷器店,腾讯在悄然之间掀起了一场令人瞠目的资本饕餮大扫货。目标指向非常明确,就是以最强悍的姿态迅速进入新零售领域,尤其是并购线下零售巨头。

  其标志性动作是腾讯入股永辉超市(2017年12月),顺带剑指家乐福(1月),接着25亿入股海澜之家(2月),同时染指步步高(2月),而其中最重磅也最引入注目的是联合京东、融创、苏宁以340亿元投资万达(1月底)。

  短短俩月,在中国互联网争夺战中,腾讯就在它向来啃不下的硬骨头,也是它的主要对手阿里巴巴的传统地盘上,获得了纸面上的对等实力。腾讯之杀伐果断,相当令人震撼。

  然而,在这支腾讯系联合战队一片鼓浪震天时,那只鸭子好像早已游走了。大家似乎都忘了,“重返线下”、“新零售”,这场战争的核心理论,那只鸭子在2016年就已经提出来了。

  在腾讯系声势浩大之时,对这场已经掀开的战局,舆论多数首鼠两端,几乎都以“双方实力对等,结果难料”或“阿里有先入局优势,腾讯有流量优势”等词敷衍搪塞。

  本文认为,在这场新零售大战中,松散同盟并不值得相信。腾讯如果要打赢这场新零售战,光靠松散同盟很难与阿里对抗。尤其在以“重返线下”为主题的此轮新零售战役中,腾讯试图像培养京东一样,再培养一个“线下京东”,难度系数相当高。

  阿里何止是占先机

  2016年12月,乐视还处在泡沫顶峰,贾跃亭还没有唱《野子》。我当时针对乐视模式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不相信贾跃亭,不是因为我不相信理想主义》。

  在这篇文章里我指出,“我只相信一步就能到达的理想主义,不相信一步登天的理想主义”。这是通俗的总结,根源于我详细查看贾跃亭的PPT以及乐视战略细则,发现贾跃亭的所谓生态化反的宏大战略及子战略几乎都是“长期静态逻辑闭环”。

  我认为,在企业理论上,任何关于具体商业产品的长期静态预测被证伪的概率非常高,而历史表明,企业技术进步的周期也并不是按照静态演化逻辑直线上升的。

  正因此,我认为,贾跃亭的所谓战略无法支撑下去。当然,很多人根本不听他的理论,直接就认为是在忽悠。

  腾讯显然不是乐视。但是腾讯的这种打法我认为犯了另外一个错误,那就是在现代商业战争中,松散联盟多数是靠不住的。尤其在零售这种非常复杂的商业形态中,光靠买买买,就试图打造出一个能与阿里巴巴匹敌的新零售帝国,难度相当高。

  零售行业,无论是线上零售(电子商务)还是线下零售(传统卖场),从来都是一个交易流程冗长、供应链条复杂、运营管理任务极“重”的商业形态。

  新零售的场景复杂、供应链繁冗、管理要求很高

  从商业逻辑本身来说,腾讯系的整体模式是更轻更直接的。因为腾讯系的强项是产品,无论是社交产品还是游戏,腾讯只需要做好产品设计和服务,它直接面对的是海量的C端用户。

  而无论是传统的沃尔玛还是阿里巴巴,完成零售交易过程既需要对接C端也需要对接B端。显然,从这个角度来说,阿里巴巴先天就有线下零售的基因,只是它的发生场景在线上,而传统零售在线下。

  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企业不在它的领域耕耘十年并取得巨大成果,它的内部就不敢孕育出这个领域的新理论。马云在2016年提出“新零售”、“重返线下”,可以想象,在阿里巴巴这种巨型企业中,对新零售的风向和线上线下结合的必要性的认知肯定远远早于2016年。只有那些天天战斗在电子商务一线的人才会知道风在往哪个方向刮。

  先天基因加长期业务,提出概念是一种直觉感知,接下来就是理论。仅在杭州这座电商之城,2017年以新零售为主题的重要论坛会议就开了不下二十场,更何况全国随处可见的媒体讨论和沙龙讲座。

  2017年全年究竟开了多少场新零售主题会议,很难数得清

  实际上,马云提出新零售后,即使那些常年战斗在零售业一线的沙场战将也是懵的。那些传统沃尔玛时代的新零售管理方面的理论书籍也早就过时。绝不是恭维阿里,今天中国,要说对新零售的理论总结最有心得,只能是阿里。

  在这个意义上,我选择相信阿里巴巴的强控制战略。无论是线上阵地的扩张,还是线下并购,阿里巴巴要么不出手,要么就是完全收购或者绝对控股,苏宁这样的巨头也控制了近20%。

  反观腾讯,虽然战队看上去也相当庞大,但腾讯的股权占比多数只在5%左右,甚至很难说是财务投资还是战略投资。

  在其他领域,我认为,腾讯的这种投资方式是有效果的,譬如在文娱、游戏领域,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充分将腾讯流量转化,另一方面,腾讯并不介入入股公司实际管理,充分在内容、产品上释放入股公司的创造力,这方面,阅文集团就是相当成功的例子。


 
(文/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zpp.com.cn/news/show-72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mail@mzpp.com.cn。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