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进口婴儿奶粉供应不足。因此很多人便到香港去扫货。在湾仔一家连锁药房排队购买奶粉时,发生了冲突。五名男子和妇女在一场混战中受伤。他们互相扔奶粉。直到警察控制现场,将5人逮捕,然后被送往医院治疗后被拘留。虽然奶粉纠纷的爆发是一个案例,但必须承认,越来越多人选择在香港购买奶粉。国产奶粉的情况非常尴尬。,我们应该反思国产奶粉何以到了如此地步。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佩智透露,三鹿事件后的2009年,我国乳制品进口由12.06万吨猛增到59.7万吨;高端婴幼儿进口奶粉所占份额接近90%。3月9日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刘佩智称,内地游客港澳抢奶粉只是暂时现象,整治完善后,企业信誉加强,“情况会逐渐好转”。
三鹿奶粉事件已过去几年,但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心仍未恢复。婴幼儿奶粉市场洋品牌几乎占了9成,内地游客甚至去港澳抢购婴儿奶粉。就在这两天,有内地家庭和香港家庭因为抢购奶粉而在香港大打出手。
近年来,政府对三鹿奶粉事件的处理不可谓不重视,处罚力度不可谓不重,食品安全也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为什么几年多过去了,民众仍然对国产奶粉心存怀疑?
应该看到,食品行业疾患的救治不会像别的行业那样快速,之所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是因为民众本来对“吃”的东西就非常较真,更不要说是婴儿食品,难免要求苛刻。
这两年来,虽然政府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加强了对食品行业的监管,甚至修改了《刑法》以应对这一问题,民众却仍然信心不足。民众信心不足的关键,还是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整个乳品行业所进行的自我整治效果,仍与民众的诉求有距离,更不要说不断爆出的质量丑闻。
所以,在不断加强政府监管的同时,乳品行业和企业的整治应该有更主动的行动和根本性的举措。有关企业应该向洋奶粉企业学习。洋奶粉之所以能够占领国内市场,主要的还是品质可靠,有了一点小问题,也会认真对待和善后。比如很多洋奶粉往往因为并不严重的问题,就宣布全球召回。这种纠错的能力和对待品质的态度,和国产奶粉企业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国产婴幼儿奶粉只占市场份额的10%,而随着监管标准和入行门槛的提高,有很多中小乳品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在这种情况下,特别要警惕来自企业的所谓“呼声”,更不能降低监管标准和行业准入门槛。
一个受到重创的行业的再生和信誉重塑,必须要将那些劣币彻底逐出市场,哪怕直接后果是这个行业重新洗牌。不如此,那些清白的国产乳品企业就不会得到正面的激励。而如果劣币得到袒护,其结果将导致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品牌集体不信任,让良币一起承受行业污名化的恶果。
没有彻底驱逐劣币的决心,市场信心永远不会恢复,国内奶企也永远是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发展。面对危机,越要严格标准,特别在婴幼儿奶粉方面,其质量标准应完全接轨国际最严的标准,严格淘汰不合格产品和企业,方能重拾民众对国产奶粉的信心。
食品安全问题,是“天大的民生”,出现问题带给社会的也都是“天大的民生之痛”。如果监管机构、企业都能有这样的认识,并且按照最严格的标准去做,“天大的民生之痛”就不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