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是一项全国性的运动,普及率最高,几乎是每个人都会打几下。一般来说,打乒乓球就是看攻防的姿势。越激烈越好。很少有人关心他们打的球的品牌。那是因为这些人不买乒乓球,或者经常打乒乓球,或者不打乒乓球,也不在乎乒乓球的品牌。
六十年代初,刚上小学时,就开始打乒乓球。我家有个大门板,比正规球台小,中间横排一溜砖头,权做球网,光板球拍,几个伙伴就开始打球。当时的乒乓球是从商店买的“少年”牌乒乓球,那个商标是绿色的,一毛二一个,外封口的。球拍、门板、砖头网,都是硬的,打起球来硬碰硬,叮叮当当,容易破碎,经常换球。
又过了两年,上档次了,大家都有了带胶面的球拍,开始买“盾牌”乒乓球了,两毛二一个,绛紫色的盾牌图案,中间有“盾牌”两个字,内封口的,质量明显好了。球场也从家里来到了学校,水泥台的球台,标准尺寸,球网由砖头提升到了木板。伙伴们打球的积极性更高了。
上中学后,也不上课,还是踅摸打球。我们开发出一个新的打球地点,在火车站零担货场,那里有个会议室,里面有个较好的球台,带着网子。我们就去那里打球,有时从大门溜进去,有时翻墙进去,几个伙伴,最多时七个人,一打就是半天。这时大家的球艺也涨了,快攻、弧旋、旋转都会了。这时候出现了“光荣牌”球,不是自己买的,是伙伴家长从单位工会拿来的,不知价格,打起来带劲。
再后来,伙伴家长还从单位工会拿来了更高级的球,是“红双喜牌”,是正规比赛用球,我们的档次又上来了。这时候,几种品牌的球混着用,各种自己研制的打球技法不断提高,达到了我们打乒乓球的一个顶峰。以后参加工作了,也偶尔打打球,也参加单位的乒乓球赛,仔细想想,以后的球艺还真没超过当年的水平。
一个乒乓球品牌的演变史,就是一个乒乓球的发展史,也是一个人的成长史,更是一个时代发展变化的缩影。当年那些手中每天把玩的“少年牌”、“盾牌”、“箭牌”、“光荣牌”、“红双喜牌”乒乓球,是多么亲切,虽然真品今天已经见不到了,但那娇美的小球,一弹一跳的影子,一想起来就在脑海里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