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半导体设计产业2021年会暨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ICCAD 2021)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
论坛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峰会理事长魏少军教授发表了主题为《实战推动设计业不断进步》的报告,介绍了2021年芯片设计企业总体发展情况及主要区域。
魏少军指出,北京不仅是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增速最高(超过60%)的十个城市之一,也是设计产业规模第二大的城市之一。
中流砥柱,成绩单“耀眼”
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如何解决我国面临的一系列“卡脖子”芯片问题和相关技术问题,突破美国的围攻,成为当务之急。作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三大区域的“重镇”,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无疑扮演着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军团”。
然而在2021年,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这三个军团取得了不同的进展。魏少军教授在演讲中提到,从集成电路设计的主要地区来看,长三角地区保持销售额第一,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增速最为显著,珠三角地区呈现负增长趋势。
北京作为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的龙头,与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南京、xi安、成都、武汉、珠海一起,毫无疑问地被列为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增速最高的十大城市(增速超过60%)。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前10名城市的门槛提高至110亿元,比2020年增加27.4亿元。
而且从规模来看,北京在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最大城市中排名第二。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在北京的收入为839亿元,而2020年的数字为494.3亿元,同比增长69.8%。
随着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的涌入,据统计,今年芯片设计公司达到2810家,比2020年(2218家)增加592家,同比增长26.7%。在销售额方面,魏少军提到,2021年,预计有413家企业销售额超过1亿元,比去年的289家增加124家,增长42.9%。从区域来看,长三角185家,珠三角97家,中西部69家,京津冀环渤海62家。从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分布来看,北京有39家企业,比去年的33家增加6家。
魏少军还预测,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整体销售额将达到4586.9亿元,比2020年的3819.4亿元增长20.1%。可以说,北京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中继续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厚积薄发,持续“发光”
不得不说,北京作为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发源地,在外界打压、疫情肆虐、缺乏核心“灰犀牛”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稳步前进。这不仅是北京多年来的深厚积淀,更重要的是北京与时俱进,高瞻远瞩的部署。
自2000年国家18号文发布以来,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蓬勃发展。但是,行业真正的大发展是从2014年开始的。随着2014年第一期国家大基金的设立,集成电路也成为北京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届时,在新形势下,北京有望推动以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建设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路径,构建“北设计、南制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北京集成电路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格局。
北京适时发布《北京市进一步促进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通知,明确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以下简称集成电路园)是承接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特色园区,落实北京在国家京津冀发展战略中“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
提出2020年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以设计为龙头,以装备为支撑,以通用芯片和特色芯片制造为基础,构建集成电路产业链创新生态圈。在近日北京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举行的构建发展新格局讲座上,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强调,全市上下要努力做大做强集成电路产业。
不得不说,北京的集成电路产业有着其他地区无法超越的优势,包括产业链生态、科研实力雄厚、资本活跃、人才聚集等等。五年来,北京市相关部门投入资金支持约32亿元;通过亦庄国投、中关村发展集团等投资平台投入产业基金和项目300多亿元;带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社会资金在京投资1000亿元以上。
在北京,在全市上下努力把握集成电路产业的赶超窗口期和发展机遇期下,IC PARK不负厚望,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需要指出的是,集成电路园区的发展,在借鉴了2000年上地信息产业园1.0发展模式和中关村软件园2.0发展模式后,采用了独具特色的3.0专业园区建设运营模式,在发展模式、产业定位、服务平台等方面独辟蹊径,高水平、快节奏、专业化地打造了全方位的产业园区。
园区凭借对专业化产业生态的长期专注,核心服务能力的持续打造,始终与客户一起成长,已发展成为民族芯片自主创新的重要阵地之一。2020年,IC PARK园区总产值将达到310亿元以上,占北京市芯片设计产业总产值的56.7%。在近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论坛上,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对集成电路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园区在推动原创技术研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批优质企业。根据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将推进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二期建设,对标国际领先水平,进一步提升园区专业服务能力,不断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企业和创业团队入驻发展。
可以说,IC PARK园区不仅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新发展样本,也推动了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加速发展。园区执行总经理徐总结说,工业生态中有许多触发因素,这些活动是触发因素、光合作用和化学效应。IC PARK希望通过这种产业集聚效应,催化出更多的创新成果,进而孵化培育出更多的“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为北京建设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做好准备,继续“进阶”
当前,世界正面临着百年不遇的巨变。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温,逆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外形势日趋严峻。中国面临的风险、挑战和发展机遇是百年未有的。2021年,芯片短缺依然严峻。但也正因为如此,集成电路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打开了百年未有的市场空间。
尤其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国内市场巨大,政府支持,给了很多设计公司在细分领域生存的机会。另一方面,国际环境的不稳定和逆全球化发展为IC设计赢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市场机会。另外,获得晶圆厂产能的能力成为成功的必要条件,强者愈强,弱者无法生存。而且目前规模普遍较小,新形势下市场竞争加剧,有整合淘汰的趋势。
在这种形势下,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发展也应该与时俱进,蓄势待发。一方面,要加强前沿关键技术研究,搭建集聚产业要素的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有效串联。另一方面,要加强产业生态,精准服务企业需求。
机遇挑战
如今,IC PARK在中国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未来如何发挥自主创新示范作用,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集成电路设计园区,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如何通过“服务包”和“服务管家”机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管家式精准服务,助力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大发展?成为IC PARK的新考验。对此,IC PARK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新规划:一方面,园区要走向现实,腾笼换鸟,升级产业生态。目前,除了现有的CPU/GPU、区块链、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存储与计算一体化、工业芯片等六个方向的企业集群外,园区下一步的泛IC设计要瞄准最新的前沿方向和国家战略目标,包括RISC-V、深空与深度技术、量子计算等。并注入新元素新活力,助力自主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
另一方面,优化园区产业生态,完善产业服务体系。特别是将“一个平台、三个节点”、“三个中心、一个基地”的生态模式在服务网络上标准化复制,输出轻资产战略和服务体系,不断延伸服务价值链,最终构建完善的“空间投资服务”新发展模式。
毫无疑问,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承担着“危机中培育新机,变化中创造新机”的重任。正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IC PARK作为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责任”,也将在这一历史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完善的“空间投资服务”发展模式,帮助更多优质集成电路企业成长,推动北京集成电路产业稳步前行。